“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唐代詩人王維的這兩句詩充分描繪了入秋時分的景色,正如每天早晨電動車座椅上的露珠,夜幕時分的蟬鳴,上下班時經(jīng)過陜化醫(yī)院附近路段的丹桂香,以及吹過臉龐的涼風無時不在提醒著人們---秋天到了。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也就注定著忙碌。對農(nóng)民來說,辛苦種植一季的莊稼將要面臨收割。對企業(yè)而言,一次次的調試生產(chǎn),就在驗證著前半年投入的心血是否會成功。而員工,在企業(yè)為我們提供自我發(fā)展的空間和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平臺,增長著閱歷,豐富著自我,實現(xiàn)著人生的價值。在疫情期間許多人都面臨失業(yè)的情況下,華州分公司依然給我們提供豐厚的薪水,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收獲。
對我個人而言,調入分析室的工作也有一年之久。我親眼見證著同事們工工作的兢兢業(yè)業(yè)與令人折服的責任擔當。從公司各項目建設階段至調試生產(chǎn),再到標定成功,分析人員一直參與其中,全身心助力各項目試驗生產(chǎn)工作。猶記年初疫情爆發(fā),公司催化劑項目又面臨生產(chǎn),在分析人員本就少的情況下還有好幾個同事因為家距離公司較遠或者所在的村子封閉不能來公司上班,幸好有家住公司附近的四位同事挺身而出開始兩班倒的生活,其中還有兩位是年近退休的老員工,柔肩扛起重任。在家看到分析群里那一組組數(shù)據(jù)刷新,我不得不佩服她們持久的忍耐力。你問我上夜班辛苦嗎?辛苦!辛苦到什么程度呢?從剛接班就必須忙起來,一小時一次的送樣頻率加上生產(chǎn)緊張期每次樣品種類都有七、八個,儀器所用超純水使用頻繁,她們不得不在做了幾個樣品后匆忙去接水,再趕緊抬回來為下一個樣品做準備。一系列稱量、標記、焙燒、冷卻、再稱量等精密操作,再加上粒度、密度、酸度、磨損指數(shù)、堆密度等的參數(shù)檢測,長時間的站立與各個實驗室之間不停的穿梭,如此來來回回,反反復復。你問我是什么感受?那就好像參加了一晚上的短跑比賽,她們累的腰酸腿乏,胳膊都沒有力氣抬起來,交接班時腥紅的眼眶見證著她們的工作量。但沒有人抱怨,因為部門員工有限,喊苦喊累解決不了問題,只有咬牙堅持上好自己的班,站好自己的崗才是正道理。
直到國內疫情逐漸平復,公司各裝置復工復產(chǎn), 分析人員也全部到崗。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分析室的工作環(huán)境干凈整潔,工作舒適,是令很多人羨慕的崗位。其實不然,化工廠的分析人員工作中仍不可避免的接觸粉塵、噪音、酸堿試劑、有機煙霧甚至于一些?;芳耙兹家妆噭?。而干凈的環(huán)境則考驗著領導嚴格的要求及每個班組5S管理的認知,精密的儀器需要合適的溫濕度及潔凈程度,樣品數(shù)據(jù)處理的快速、準確度取決于操作人員細心地操作及熟練的手法。同時,她們深知生產(chǎn)一線員工的辛勞,樣品的質量是檢驗調試效率的前提。就如同那句:檢驗是生產(chǎn)的眼睛描述的那樣。所以分析人員對待工作一絲不茍,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分析準確數(shù)據(jù)。
7、8月份應該算得上是分析室最忙的時候了。公司四個裝置同時開車,又遇化工一車間循環(huán)水、生產(chǎn)水參數(shù)不穩(wěn)需每天取樣全項分析,面對各個裝置同時調試生產(chǎn),檢驗數(shù)據(jù)在快、準、精的前提下,這對每班只有兩名的分析人員又是一大考驗。面對各裝置復雜繁多、性質不一的樣品,分析人員憑借扎實的業(yè)務能力,持久的耐力及嚴謹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盡職盡責完成每一個樣品的檢測,日復一日。有時甚至為了工作連吃飯都顧不上,不身臨其境很難體會里面的艱辛。天地生人,有一人應有一人之業(yè);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日之勤。
說到底,責任催人奮進。在分析室的這一年,收獲良多,見證著分析室每位員工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地發(fā)著光和熱,為公司各裝置調試生產(chǎn)貢獻自己的力量。人生百年,其實也是匆匆的一瞬間,只要肩上使命和心中的信仰還在,任何艱難坎坷、崎嶇曲折都會悄然退卻、迎刃而解。